长毛垂耳兔大全网

化石的惊人复活

12-07

化石的惊人复活

云岭先锋网讯(记者 谭宗慧 通讯员 周家颖 覃浩)“二十世纪最惊人的发现之一”“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最佳窗口”“亚洲唯一化石类世界自然遗产”……从1984年学者发现澄江化石,到如今众多普通人知道澄江化石的重要意义,40年来让一枚枚沉睡的化石“活”起来,离不开一代代学者和工作人员的接续努力。

“虽然是澄江人,但一直以来我对澄江化石的认识并不多,直到2012年一次偶然机会,才让我与化石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以下简称博物馆),记者见到了年轻的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张溪琳,一名土生土长的澄江人。

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

2012年7月,经过8年多的艰辛和努力,澄江化石地终于申遗成功,之后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化石委)开始接洽博物馆建设工作。因项目需要,化石委邀请了一位德国专家对遗产进行评估,并找到了英语翻译硕士研究生刚毕业,已经在云南财经大学担任英语口译老师的张溪琳。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张溪琳陪着专家们跑遍了澄江生物群国家地质公园,并协助化石委谈下了相关项目。因表现出色,化石委领导诚邀张溪琳留在博物馆为家乡做些贡献。一直以来,张溪琳都想成为一名大学英语教师,在收到化石委的邀请后,她毅然放弃了当老师的打算。“一个月的陪同和了解,让我对化石有了更多认识,也对化石产生了浓厚兴趣,所以决定留下来。”张溪琳说。

张溪琳(左)和老师侯先光在采集化石

从一名门外汉到一名化石保护工作者,张溪琳对化石的认识不断深入。2016年,在进入化石委工作的第三年,张溪琳参加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世界遗产保护研究中心举办的一次学习,让她对世界遗产地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有了深入了解。“通过学习,我更加知道了申遗成功背后的艰辛与不易,也对澄江化石地的重要意义和价值有了更深认识。”张溪琳说。

也是从那时起,张溪琳开始致力于澄江化石地自然遗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我们要保护好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这块牌子,让化石资源能更好惠民,并在全世界发挥作用和意义。”借着工作的机会,张溪琳接触了大量的国际顶尖古生物专家学者,并有了学习古生物学的想法。

一次,在和侯先光教授的交流中,张溪琳把自己想要考古生物博士研究生的想法与侯先光老师进行了交流,并得到了侯先光老师的鼓励。经过两年的辛苦准备和学习,2018年,张溪琳成功考取了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的博士生,让她成了一名基于澄江化石标本开展古生物研究的学者,开启了古生物研究之路。

澄江化石库

正是在张溪琳考取博士生的这一年,博物馆主体工程建设接近尾声,张溪琳也接到了一个重要任务:负责做好贝林200件赠送动物标本的进口工作。“为了能够如期就读博士,我一定要努力做好这批标本的进口工作。”虽然当时对贝林毫无认识,也从来没有接触过动物标本进口的知识,张溪琳还是欣然接下了任务。

在向同样得到贝林捐赠的其他博物馆请教之后,并学习了相关法律规章制度之后,张溪琳开始了标本进口工作。“贝林捐赠的动物标本,有来自美国、非洲的,而我们国家对动物标本进口有严格要求,需按照保护等级进行严格分类,并为每个动物进口标本办理一个合法证书。”在办理证书的过程中,张溪琳要对每个进口动物准备至少两包A4纸那么厚的材料,但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1年多努力,200件动物标本进口证书全部申领完成,经过6次往返青岛海关后,张溪琳把所有动物标本提回了澄江。

贝林馆生物多样性展厅一角

当标本安置好后,贝林先生后人贝金先生来到博物馆参观,张溪琳全程接待并作介绍,感谢贝林先生让云南偏远地方的孩子不出国就能切实看到非洲和美国等地的动物和生存环境。贝金先生深受感动,参观完后当场宣布再向博物馆捐赠100件标本。如今,由贝林捐赠的这300件标本被安置于博物馆三楼“生物多样性”展厅,成为博物馆生命演化布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读博的四年中,张溪琳在导师刘煜的指导下,以寒武纪澄江生物群爪状大附节肢动物为研究方向,主要研究了多节尖锋锋虫、耳材海口虾、叶尾强钳虫等4个物种。结合澄江特有的化石标本,借助目前先进的CT技术和计算机三维建模、荧光显微镜成像等技术手段,对四条小虫子的身体结构信息进行了透彻研究,理清了他们的家谱关系,建立起系统发育树,在为生物进化系统建设作贡献的同时,回答好“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的哲学之问。

博物馆展陈的化石

在学者们的努力下,目前澄江化石地已发现了20个门类、300余种寒武纪珍稀动植物化石,生命发育树也逐渐完善,更让古老的化石生物变得栩栩如生。“科研的意义最终在于科普”“你是第一个研究澄江化石的澄江人,一定要将所学转化为为家乡和人民谋福祉的有力工具”,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和博物馆工作人员,张溪琳始终谨记侯先光和刘煜两位恩师的教诲,和化石地工作人员一起,共同致力于用普通大众听得懂的话传播好化石及其背后关于生命起源和演化的故事。

来源:云岭先锋

华草书写法

大清银币五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