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毛垂耳兔大全网

乌苏里船歌的新篇章

02-17

乌苏里船歌的新篇章

“乌苏里江来长又长,蓝蓝的江水起波浪……”一首脍炙人口的《乌苏里船歌》,道尽了东北边陲明珠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饶河县的无限风光

饶河县地处三江平原核心地带,与俄罗斯隔乌苏里江相望,风景优美、江水奔腾、渔船点点,“守望太阳的民族”赫哲族世代在此居住。优良的自然环境滋养了丰富的蜜源植物,东北黑蜂就此安家,系亚洲唯一为单一蜂种设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片土地上,还藏着改写中华文明发展史的“秘密”。小南山丰富的考古发现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将中国玉文化向前推动千年

一曲新《乌苏里船歌》正在这里唱响……

乌苏里江晨曲。战志远摄

“守望太阳的民族”

男女老少齐出动,凿冰、淘冰、收网、捕捞……随着渔网越收越紧,平静的冰面变得热闹起来,肥美的鱼儿在网中翻腾。

按照赫哲族传统的风俗习惯,每逢春节临近,赫哲人都要来到冰封的乌苏里江上冬捕。赫哲人习惯称春节为“赫哲年”,是一年中最大的节日,它象征着团结、兴旺,更寄托着对新一年的美好希望。

四排赫哲族风情园一角(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谢剑飞 摄

农历新年当天,赫哲人会用亲手打捞的鱼做一顿丰盛的鱼宴大餐欢庆佳节。炸、焗、煎、炒……烹饪方式五花八门,甜酸咸辣味味俱全。“烤塔拉哈”“炒鱼毛”“刹生鱼”等这些传统鱼宴里的特色菜肴也将会一一端上餐桌。人们端起酒杯,唱起“伊玛堪”庆祝新年。在欢歌笑语中,一年的疲惫和忙碌被轻松卸下,诉说着对新年美好生活的向往。

“赫哲人撒开千张网,船儿满江渔满仓”,饶河县四排赫哲族乡,是脍炙人口的《乌苏里船歌》的诞生地。60年前,这首歌的词作者胡小石来到这里,与赫哲人同吃同住同劳动,在赫哲人的日常生活中汲取养分和创作灵感,沾泥土带露珠的佳作就此诞生。经歌唱家郭颂演唱后,成为全国人民广为传唱的歌曲。

四排赫哲族风情园民俗馆内的赫哲族传统服饰。新华社记者 谢剑飞 摄

赫哲族被称作“守望太阳的民族”,自古就繁衍生息在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以捕鱼和狩猎为生,也是我国北方唯一一个以渔猎为生的民族。历史上,赫哲族经过几次大迁徙,但始终没有离开过大江大河。

赫哲人在乌苏里江上捕鱼。徐义摄

在白山黑水、高山密林的三江流域的哺育下,赫哲族在长期渔猎生活中创造出“伊玛堪”这种极具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伊玛堪”是一部赫哲族的“英雄史诗”,根植于赫哲族朴素自然的人文环境,与赫哲族血脉相连,与广袤肥沃的黑土地相依相偎、生生不息。

赫哲人将历史习俗、伦理观念、宗教信仰、生活经验融入婉转悠扬的“伊玛堪”中娓娓道来,在代代口耳相传间,尽显独特风韵和气质。但随着传统渔猎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伊玛堪”一度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伊玛堪”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卢艳华正在传唱“伊玛堪”。(受访者供图)

2010年,饶河县成立了“伊玛堪”传习所,由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葛玉霞和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吴明新定期传授。如今,传习所已成为“伊玛堪”传播的重要阵地。“伊玛堪”分为大唱和小唱。大唱以说为主、唱为辅,主要讲述英雄莫日根的传奇故事,如《希特莫日根》《安徒莫日根》《阿格弟莫日根》等。小唱则以唱为主,主要演绎一些小的抒情片段。

英雄莫日根的传奇故事主要描写具有非凡本领的“莫日根”英雄,在黑鸟“阔力”的帮助下,历经坎坷,战胜敌人,将亲人解救出来,衣锦还乡,重建家园。这类作品篇幅较长,说唱起来往往持续几个昼夜,构成了“伊玛堪”说唱文学的主要部分。

“伊玛堪”说唱艺术双鸭山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卢艳华原是农民。初学“伊玛堪”时,由于不懂赫哲族语言,学习起来十分吃力,她便跟着录音不断苦练。如今,卢艳华能完整地说唱《希特莫日根》和《沙伦莫日根》,还将口口相传的“伊玛堪”用国际音标或汉字注音的方式记录下来。通过学习“伊玛堪”,她进入饶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工作。

2022年,卢艳华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她将重心更多地放在传承赫哲族传统文化上。她经常进校园、社区,前往乡镇、村屯,传授“伊玛堪”说唱技艺,组织村民排演赫哲族歌舞,整理散落的民间故事,让赫哲族文化在传承中迸发新活力。

赫哲族人尤雪松在表演萨满舞。新华社记者 谢剑飞 摄

赫哲族长期信奉“万物有灵”的萨满教。每年农历三月三、九月九,赫哲族人都会跳萨满舞祈福消灾。

49岁的尤雪松是萨满第五代传承人,每逢旅游旺季,他会身着鹿皮制作的“神衣”,神情专注,手持“神鼓”,为游人表演萨满舞。狂舞飘逸的姿态和如癫如狂的神情,让在场游人仿佛穿越时空,感受这一古老民族独特的文化脉动。

“我帽子上的狍子角有六个岔,代表萨满的最高级别。”尤雪松自豪地向记者介绍起萨满的服饰和器物,并说等他9岁的儿子再长大一些,也要将萨满舞传给儿子。

在四排赫哲族村,于春文正在自家鱼馆里忙碌,几桌客人在等待开餐。“制作刹生鱼,首先要剃下整块新鲜的鱼肉,切成丝放在盆里,拌上用开水焯过的土豆丝、黄瓜丝、大葱等配菜,加入醋和辣椒油,搅拌均匀即可。”于春文向记者传授起制作要领来。夹取一口刹生鱼,肉质紧实、细嫩的鱼肉,配合爽口的配菜,入口清香鲜嫩。

于春文将切好纹理的生鱼片放在炭火上烤制,这是赫哲族特有的烤鱼方式,名叫“塔拉哈”,其在赫哲语中意为“烤着吃的鱼”。“塔拉哈”需用炭火烤制,火候控制考究。在炭火煨烤下,表层鱼肉开始变色,室内弥漫着一股鱼肉的鲜香。于春文说,烤制七分熟的鱼肉最为鲜嫩、可口,味道也最正宗。

从炖江鱼、“塔拉哈”到刹生鱼,再到汆鱼丸和鱼肉馅水饺……靠着多年的烹饪技艺,在他家的“渔家乐”,乌苏里江中的江鱼被赋予了多种吃法,释放着自然的鲜香,丰盈着天南地北游客的味蕾。

汩汩流淌的乌苏里江鱼类资源十分丰富,有“三花五罗十八子七十二杂鱼”。鱼鳞做冻,鱼皮做衣,鱼肉可食……勤劳的赫哲人将鱼发挥得淋漓尽致。在饶河县城的一处赫哲鱼皮工艺坊,墙上挂满了各类鱼皮画。“我受母亲的熏陶,从小就参与鱼皮衣服的制作,我制作的鱼皮画有8大系列、100多款。”店主尤女士说。

赫哲族人尤雪松与她制作的鱼皮画。(受访者供图)

尤女士介绍,早年的鱼皮画主要是窗花、平贴画。随着工艺的演进,她又制作出鱼皮缝制立体画。说着,她指着墙上悬挂的一幅制作精良的东北虎鱼皮画介绍,需要将鱼皮剪成像丝线一样细,按照图样的明暗度将其粘贴在一起。画作需要将鱼皮一针一线缝制起来,再加入填充物,使画作显得更加立体、自然。

鱼皮画作品。(受访者供图)

她向记者传授了衡量鱼皮画是否为精品的诀窍,不仅需要查看熟制鱼皮的技艺是否精良,还要看缝制的针脚是否细腻,即前后线的距离要相等。“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将鱼皮画的制作技艺传承下去是我们每一个非遗传承人应尽的责任。”她说,遇到热爱鱼皮画的到访者,她会邀请他(她)在店里坐下来,细细传授鱼皮画的制作要领。

饶河县乌苏里江风光。战志远摄

“玉破天惊”小南山

饶河县城东南处,有一座名叫“小南山”的孤立小山,约20层楼高,山体形如鲸鱼,游动在完达山和锡霍特山之间,日夜流淌不息的乌苏里江在其东侧山脚下穿流而过。在这座不起眼的小山中诞生的丰富考古发现,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有专家称其为“东亚玉文化的曙光”。

小南山遗址。(受访者供图)

从2015年开始,为了解小南山遗址的文化内涵和遗存分布情况,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饶河文物管理所正式对小南山遗址开展考古发掘。黑龙江省考古人员在山中的几十处墓葬坑中连续考古挖掘出土各类文物上万件,发现旧石器晚期至汉代5个时期的遗存,跨度达15000年,勾勒出乌苏里江流域先民的早期生活样貌。

在为期数年的考古发现中,小南山遗址共发掘出土玉器140余件,加之此前发现的玉器,总数超过200件,种类包括玉玦、环、管、珠、扁珠、璧饰、锛形坠饰和玉斧等,温润细腻,造型浑圆饱满,构成了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玉文化组合面貌。

小南山遗址出土的玉玦。(受访者供图)

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李有骞,是小南山考古发掘项目的负责人。他找出一块玉玦的显微照片,经过放大之后,上面的裂纹清晰可见。“这处弯曲条形的痕迹,就是古人用绳子加上解玉砂切割玉料所留下来的特征。”李有骞说,小南山出土的玉器反映了古人所运用的砂绳切割技术,将绳子沾湿后黏附砂粒成为砂绳,通过快速拉动,用“以柔克刚”的方法来分割玉料。

玉文化是中国特有传统文化组成部分,饶河小南山遗址所出土的大量玉器,增添了东北亚地区玉石文化的新概念。“此前中国最早的玉器考古证据是在内蒙古赤峰市附近的兴隆洼文化遗址发现的,距今8000年左右,小南山考古发现把这个年代又提前了1000年。”李有骞说,最重要的是,在地理位置上,这一发现又向北推进了1000多公里,颠覆了以往对玉器起源的认知。

小南山遗址出土的玉玦。(受访者供图)

在小南山考古发掘工作的几年间,考古人员远离家人,踏平坎坷,只为抖落历史的尘埃。在考古多日一无所获、产生自我怀疑之时,李有骞都会早早起床,开着车一圈圈环绕着这座为之倾注了大量心血的小山,排解心中的压抑和迷惘。

在2015年—2017年及2019年对小南山遗址开展连续发掘后,科研人员对这座小山保持关注,未曾停止对山中遗物的发掘。2021年,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重点对小南山东坡南、北两端石制品集中分布区域开展考古发掘工作。在540平方米的发掘面积中,出土总计30000余件遗物,绝大多数为石制品。

小南山遗址出土的玉坠。(受访者供图)

“我们共清理墓葬7座、灰坑4个、沟3条、灶4个,疑似道路的条带状石碓遗迹1条。”李有骞说,2021年所发掘的遗物主要为石片和碎屑,还有一定数量的镞、矛、刮削器等工具,以及12件玉器。

“这些发现丰富了小南山一期遗存的内容,新发现的少量新石器时代中期的文化遗存以及大量青铜时代的文化遗存,进一步补充了小南山遗址的内涵,深化了对此前发现的文化遗存的认识。”李有骞说,他们将加快对发掘资料的整理和分析,查清小南山遗址的文物分布情况。

在团队成员的细心发掘和打磨下,一件件考古文物跃过风霜雨雪,得以“重见天日”,无声诉说着远古的传奇。一件件温润的玉器指向当时较为发达的治玉水平和先民们的聪明智慧。“原来9000年前的古人并非我们现代人想象中的那样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相反,他们开始有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李有骞感叹道。

当前,小南山考古发掘总面积约为2000平方米,而这座小山总面积40多万平方米,当前所做的工作只是冰山一角,未来将有更多的考古发现有待发掘。考古挖掘虽于2021年暂时告一段落,但对小南山遗址和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仍在继续。

登上小南山上的观景平台,在感受浓厚历史氛围之余,可以饱览三江平原腹地广袤湿地的大美风光。依托小南山丰富的考古资源,旅游业已经成为饶河县的支柱产业之一,界江游、生态游、赫哲风情游等旅游项目,每年都吸引众多游客纷至沓来。在饶河县博物馆,一张张小南山所发掘的玉器、石器等器物的照片穿越时空,为参观者勾勒出古人的生活场景,引得游客驻足观看。当地正在推进对小南山遗址的文化研究成果进行转化利用,让丰富考古资源与当地生态资源相融合,助推文旅产业快速发展。

“东北黑蜂之乡”

饶河县有着“东北黑蜂之乡”的称号。东北黑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就在其境内,是中国专门为单一蜂种设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的蜜源植物。

饶河县特有的东北黑蜂。(受访者供图)

饶河县林海茫茫,江河交织,湿地辽阔,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东北黑蜂这一独有种群。长得黑头黑脑、身体细长的东北黑蜂,是蜜蜂里的大个子,壳为黑色,毛色为淡褐色,在饶河饲养已有百年历史。

饶河年平均气温在1.6摄氏度左右,冬季气温可达零下三四十摄氏度。隆冬时节,蜂农们将蜂箱置于地窖中,东北黑蜂处于半冬眠状态下安全越冬,足见其超强的耐寒能力。等到来年天气转暖后,蜂农们会选择8摄氏度以上晴暖无风天气开箱。此后,只要做好蜂箱的保温工作,便可静待采蜜时节到来。

蜂农正在搬运东北黑蜂蜂箱。(受访者供图)

强壮健硕的东北黑蜂是外来客。1918年,一位名叫邹兆云的养蜂员从俄罗斯带回15箱黑蜂,在饶河县境内的苇子沟饲养,这批黑蜂就是东北黑峰的原种。他开始在饶河广收门徒,传授养蜂技术。

东北黑蜂虽有外来的血缘,但因饶河县山多林密,人烟稀少,蜂群在相对自然闭锁的条件下隔离繁殖。在几代养蜂人接续传承和用心呵护下,培育出了具有特殊性状的饶河东北黑蜂群体,集中了世界四大著名蜂种的主要优良性状。

当地企业生产的蜂产品。新华社记者 孙晓宇 摄

为了保护东北黑蜂,1980年,国家在饶河县境内建立东北黑蜂省级自然保护区,1997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在整个亚洲也是唯一的针对单一蜂种设立的国家级保护区。经过多年的保护性发展,目前保护区内蜂群总数3.2万群,现有蜂产品加工企业13家,年加工能力9860吨,产值1.5亿元。

东北黑蜂不仅抗病性强,而且吃得少、干得多,是蜜蜂里的“劳模”,除了能利用大宗蜜源,零星的蜜源也能用得上,怎能不招人喜欢?东北黑蜂和蜂箱类似一个微型的“加工厂”,饶河县丰富的蜜源植物则为这一“加工厂”源源不断地供货。

东北黑蜂采集的椴树蜜,凝结自然精华,富有药用和食用功效。新蜜呈浅琥珀色,结晶后,稠如凝脂,取一勺放入口中,口感醇厚,回味香甜。纯净、甜美的珍品蜂蜜,凝结了养蜂人及东北黑蜂的辛勤劳动。养殖黑蜂、销售椴树蜜,是当地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

为了让东北黑蜂远离干扰,养蜂人会选择在深山老林里放养蜜蜂,孤独地与黑蜂相伴。记者夏季曾从县城驱车半个多小时,来到一处深山之中的养蜂场。这里远离城市喧嚣,也没有手机信号。每年东北黑蜂采集椴树蜜的旺季,43岁的养蜂人费伟东都要在这里“失联”一阵子,照看他所饲养的103群东北黑蜂。

费伟东小心翼翼地打开蜂箱,参观者们欣喜地看到了期待已久的东北黑蜂。或许是好奇的人们站立的位置不对,挡住了东北黑蜂飞翔的通道,它们开始变得暴躁起来,向人群发起进攻。

站在远处的记者突然被蜜蜂包围,就在一阵嗡嗡声中,忽觉手掌传来一阵刺痛,定睛一看,已被东北黑蜂赠送了一个“红包”。同行的一位女士则在驱赶蜜蜂的过程中,嘴唇上方与东北黑蜂来了次“亲密接触”,随即肿了起来。当地人递来了肥皂,让我们蘸水在被叮咬处擦拭,还贴心地准备了预防过敏的药物。

轻轻打开蜂箱,饶河东北黑蜂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江威饶有兴致地向参观者介绍起饲养的东北黑蜂。走进企业厂房,一罐罐蜂蜜正在灌装生产线上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产品经由网店销往全国,让东北黑蜂辛苦采来的蜂蜜甘甜全国人民的味蕾,也让养蜂人的辛劳得到应有的回报。(记者 孙晓宇)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戈壁玛瑙手串

波利犬长什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