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华中农业大学、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院、无锡市水产畜牧技术推广中心联合选育的环棱螺“蠡湖1号”名列其中,这也是全国首个螺蛳新品种。
环棱螺俗称螺蛳、石螺、石田螺等,主要生活在淡水湖泊、河流和池塘内。其肉可供食用,是市场销售及出口冻螺肉的主要种类,也是天然优质饵料及柳州螺蛳粉的重要原料之一,同时在生态环境治理中也有广泛应用。
育种背景
多年以前,市场售卖的螺蛳以野生捕捞为主,对野生资源的依赖度高,过度捕捞会对湿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影响。
随着“长江大保护”的深入,过度捕捞野生螺蛳的违法行为得到了有效遏制,人工养殖成了商品螺的主要来源。但市场对螺需求量极大,仅河蟹养殖每年就需要100万~150万吨螺,作为螺蛳粉的“灵魂原料”之一每年的需求量也要近100万吨,还有其他饵料需求和水质净化需求等,市场供需严重不平衡。因此,培育生长速度快、便于规模化繁育的新品种,对于保障商品螺市场供给、促进产业持续发展极为迫切。
自2014年起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长江特色水生动物繁养创新团队
就联合多家单位开始了新品种的选育工作
团队以体重和壳宽为选育指标,采用群体选择的方法,将从芙蓉湖收集到的10000只野生环棱螺作为亲本来源,经过连续5代的群体选育,最终得到遗传稳定、生长表现优良的“蠡湖1号”品种,并顺利通过了新品种审定。
环棱螺“蠡湖1号”的优势
(环棱螺“蠡湖1号”体型更大、出肉率更高)
(吊养螺蛳的专利笼子)
此外,“蠡湖1号”专利笼式吊养模式还解决了传统散养捕捞作业效率低下的问题,2个人2小时就可高效捕捞2000斤,大大节约时间和人力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蠡湖1号”的鲜活性、空壳率和安全度也更有保障。“新品种出现坏螺、空壳的概率极小,可以99.9%保障食品安全。”金武自信地说。
小螺蛳撬动大产业
(螺蛳净水)
目前,环棱螺“蠡湖1号”全国首个良种扩繁基地已落户宜兴,在服务好本地水产养殖业的同时,还将为池塘尾水净化提供更有效益的净水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