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毛垂耳兔大全网

春意盎然,人间草木共知

03-21

春意盎然,人间草木共知







北京时间3月20日23时33分进入“春分”节气,这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






从惊蛰的“桃始华,仓庚鸣”,到春分的“一候玄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大自然的颜色逐渐由黑白水墨转为了青绿山水。

生活在天地间的人们,起居也要适应物候的变化。我们智慧的古人很早就总结出了二十四节气和顺应它的养生方法。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就有这样的记录,“春三月,此谓发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
草长莺飞的春天,古人喜欢做些什么呢?除了赏花、踏青、曲水流觞,还会到茶山采茶品茗,修养身心,激发情志。
经常到访茶山的陆羽在《茶经》中写道,“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间”。同为唐朝人的杜牧也喜欢茶,他甚至为此特意请命外调湖州,只为到顾渚山踏青访茶。《春日茶山病不饮酒因呈宾客》便是他为茶所做。


笙歌登画船,十日清明前。
山秀白云腻,溪光红粉鲜。
欲开未开花,半阴半晴天。
谁知病太守,犹得作茶仙。
古诗中关于春季采茶的诗篇很多,杜牧的这首算是其中的佳作。此诗标题中的“茶山”正是唐代贡茶的产地——顾渚山。
由于顾渚山位于浙西道中部常州、湖州交界之地,所以唐代贡茶一事也由两州刺史共同监造。为得到天子的赏赐,两州刺史都在争分夺秒地抢运贡茶——顾渚紫笋。
唐宣宗大中四年,杜牧来到湖州出任刺史,工作之一便是督造贡茶。他虽然不是谄媚之人,但是对于贡茶之事也绝不敢懈怠,无论如何要在皇帝的清明宴之前献上当年的新茶。
细读此诗,开篇两句写的便是湖州贡茶急送进京的情景。作为地方官的杜牧,心情愉快地登船送茶。船只开动,春季的湖光山色像移动的画卷尽收眼底。“山秀白云腻,溪光红粉鲜”,短短十个字,就将两岸美景描述殆尽。
诗的后半部分侧重于反映作者的心态。杜牧爱花,却又怕花开。他在湖州任上曾作诗云,“无情红艳年年盛,不恨凋零却恨开”。花不开,无趣,花全开,易损。阴天会感到压抑,晴天又太晒。恰好杜牧送贡茶这天,花朵含苞待放,太阳时隐时现,一切都刚刚好。


诗的最后,杜牧自称是“病太守”。刚过五十岁,他却未老先衰。耳朵也聋,牙齿也掉得差不多了,像个六七十岁的老翁。身体虽然不好,但是游历于山川与茶做伴,做个“茶仙”也是美事一桩。透过文字,我们可以感受到彼时杜牧愉悦的心情。
虽然杜牧一生仕途坎坷,但是从他的诗中常常流露出忧郁中神韵疏朗、气势豪宕的气韵。后人读杜牧的诗,除了感受自然和谐之外,更感悟到他“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谓穷困而改节”的高洁情操。


今人多向往古人的雅致生活。几年前,春天游览杭州的梅家坞,在琅砀岭下,梅坞溪边,茶山叠嶂,美景尽收眼底。和友人一起爬爬山、出出汗,吐故纳新。坐在溪边石头上喝一杯清茶,滋味鲜爽,香气馥郁,身心倍感舒爽。
在这么美好的春日里,按照大自然的节奏顺势而为。读着古诗,踏春而行,强健体魄,增知益智,荡涤清心,岂不快哉?

【在自然中感知天地,于日常中收获惊喜】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新媒体


监 制/洪 琳

制作人/汪 鑫

主 编/何 宇

作 者/刘燕枫

编 辑/林 纯

李敏婷

王昕宇

END



世界精彩 尽在掌握



魅力永传



水晶柱的摆放位置图解

茶杯犬长什么样子图片